此文轉貼國語日報文章

    文/王乾任
 
    以前讀書的時候不明白,為什麼作家對於自己的文章被修改很生氣!以為是創作人的性格,後來才知道,作家挑選哪一個字詞,都經過深思熟慮,反覆推敲,若隨意被替換,會讓整篇文章的重點失焦,氣韻全失。

    當一個人面對國家的文官時,你覺得自己是老百姓、民眾、人民還是公民?與老百姓對照的字詞是官老爺;與人民對照的是國家、是公務員;與公民對照的是公僕。不同字詞的選擇,代表了自我身分認同的認定。認為自己是小老百姓的人,和認為自己是國家公民的人,面對國家、政府、社會的態度,肯定大不相同。

    每一個字詞、概念的背後,都有一套獨特的世界觀。選用什麼字詞,其實代表你的態度、立場與意見。遊民與街友,瞎子、盲人與視障者,山地人與原住民,中國、大陸與內地,暴民與抗議人士......雖然看似指向同一個群體的人,卻有著很不一樣的看待角度。

    修辭的選擇,是建立一個人世界觀的基礎。當你擁有了自己的詞彙,當其他人使用不同的詞彙來講述同一件事情時,便能分辨其中的差異。正確的使用字詞,可以正確的表達想法,防備錯誤思想透過錯誤的修辭滲透,防止偏見與歧視。

    讀書不僅要識字,還要識世(隱藏在字詞後面的世界觀)。字辭典、百科全書是很好的輔助工具,當讀到不認識的新單字、詞彙時,花點時間查字典,弄清楚,是一切學問的源頭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纏夢 的頭像
    纏夢

    *夜晚聆聽_浪漫_日記

    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